*****此篇文章轉載自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yc-abc/article?mid=434&next=433&l=f&fid=15****

正確的乘車姿勢是安全之母:乘車的姿勢,是由騎士與單車之接觸點(把手、座墊、腳踏板)的相對位置所決定的。然而姿勢又與騎士的身高尺寸有很密切的關係。
 
所以單車的乘騎姿勢,不但決定筋肉收縮運動的效率,同時決定了是否能安全的操縱把手與剎車。所以說,正確的乘騎姿勢是安全之母。以下分條述說安全的乘騎技術:
三點調整法,以適合您的身材:單車如同作衣服一樣,需要量身材調整之。
  三點調整法,是綜合單車運動力學、運動生理及安全駕駛等三項原則而成。
a. 調整座墊「高低」位置:以「腳跟」將踏板往下踩,能使下肢的各關節肌肉圓滑收縮運動,同時以腳稍微伸直為原則。
 
b. 調整座墊「前後」位置:將踏板位置踩至斜45°處,然後調整座墊前後,以能配合腳之筋力最大出力位置為原則,從膝蓋中心之垂直線剛好通過踏板的中心。
 
c. 調整把手的前後與高低:把手的高度,大抵上,上翹型把手約比座墊高出3~5公分,平型把手則與座墊等高。下彎型跑車其上面則與座墊等高。調整後,須注意把手方向再鎖緊。
d. 正確乘車姿勢,上半身稍前傾,手肘稍彎曲,成正三角形。
 
座墊的坐法:
  類似騎馬姿勢,將體重分散於把手上與踏板上,不可將全部體重置於座墊上面,以防止臀部的疼痛。
 
踩踏的技巧:
  腳的位置以鞋長前面1/3處,落在踏板正中央為最適當。腳的活動必須與單車的中心線平行,張得太開或太窄,踩踏的效率會減弱。速度要保持均速,否則容易疲勞。特別注意,後半部的勾拉動作,將踏板勾起來。
 
變速的技術:
  變速裝置是「減速」,而不是加速,是求腳踏回轉數的一定,以免除因出力不均而產生的疲勞。所以變速是為更省力更舒適而設計。
變速的時機為,上坡 下坡 路面凹凸不平逆風以及疲勞的時候。也可以說當踩踏感覺吃力時,即為變速的時機。
 
剎車技術…行駛中最重要的一環:
 
a. 緊急剎車的技術:大家都知道緊急剎車的原則是先剎後剎車器,但緊急情況時,誰都會前後一起剎。如果減速太快,人往往會被往前拋。為防止這種危險情況的發生,最好的方法是養成將臀部往後推的習慣,同時先剎後剎車器。如果有充分的距離,用「斷斷續續」的剎車方式,將速度慢下來。尤其在雨天或細石路或下坡,更須如此。行車當中,要隨時提醒自已「路況」與「剎車距離」的關係。
 
b. 控制速度:特別在下坡的轉彎之際,一定要在轉彎之前,控制車速,以為防止我們衝出而超越道路的中心線或被離心力拽出路面的危險。
 
爬坡的技術:
  爬坡的時侯,只光用腳力踩踏,會倍感辛苦,其解決的技術有三:
a. 變速:將後飛輪逐漸往大的齒盤移動或將前方的大齒盤移往小的齒盤(鏈條往內側移動就是變輕),以自己感到最適當為原則。
b. 運用上半身的力量:握住下彎跑車型把手的下方,腰稍往後移,握住把手往胸前用力拉,踏板往前踩,如此可以很自然的運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,減少上坡的辛苦,不要將腰離開座墊踩踏,因為如此,會很容易疲勞,尤其是長坡。最好使用2呼1吸的呼吸法,以補充大量的氧氣。
c. 勾腳:經常騎車的騎士,可使用束腳(現在大部份都用clipless的腳踏),將腳踏回轉的盲點後半部,往上拉,以減輕腳的踩踏力與負擔。
 
d. 爬坡時,不要因埋頭苦幹而忽略前方的來車或後方的來車,又為了「安全」絕對禁止「之」型上坡。
 
下坡的技術:
  單車旅遊最易出事的地段,就是下坡。請隨時提醒本校的安全原則; 「下坡七分險」,安全的下坡必須隨時輕壓前後剎車以控制速度,以避免無限增快。同時將踏板踩成水平,臀部稍微抬起,體重往後推,兩腳夾住座墊,以控制車的穩定性(長坡前,不妨把座墊調低,會更穩定。)。
 
下坡轉彎的技術:
  下坡轉彎,是最能享受單車樂趣之一,亦是最危險的一刻。因為它具有相當的速度。但最重要的安全考慮是控制車速。否則就會跑到左側車道與拋出路面的危險。所以要養成下坡看到前方有轉彎時,一定要先剎後剎車,再輕按前剎車,減速而順利的通過轉彎 (在入彎前,能把前剎放開以防剎死。)。
 
碎石路上的技術:
  碎石路面的行車,不但操控不易,而且路面阻力增大,而踩踏費力。此時只要變速將齒輪比變小,踩起來不但輕,而且易於平衡,輕輕握著手把,順其路面的自然跳動,很自然輕鬆的行駛。同時因為前輪有回復進路的作用,所以不必很勉強選擇較好的路面,「讓它去」這是要訣。
 
泥濘地的技術:
  因為此種路面易滑倒,只有將速度減慢,檔數變於適當的位置,「不輕易轉彎」,這是要訣。同時由於輪胎因泥濘地會減低與路面的接點係數,而造成輪子的空轉。防止方法:儘量往後坐,以增加後輪荷重,增加後輪與地面的接觸。同時避免急轉彎與緊急剎車。如遇下坡,下來用推行是最安全。
 
雨天行駛技術:
  穿上雨衣時,要能避免飄盪而被勾進車輪或被機車、汽車勾住。雨帽會因掉下來而影響視界,最好套有緣的帽。注意來往的車輛,行駛速度減低20%為要。剎車時,分數次剎車,慢慢減速為要訣。
 
夜間行駛的技術:
  夜間行駛,速度的感覺易錯覺,速感較白天慢,所以要注意安全距離。頭燈的燈泡,多備一兩個,以備需要。注意路邊種種不良路況,避免看不見,而衝上去或掉下來。全套反光鏡以及尾燈的裝置是不可缺的,以利機汽車發現我們的存在。
 
夏季郊遊的技術:
  夏日運動帶來口渴現象,是平常的事。行駛累時,咬吸檸檬,及補給少許鹽巴,不但補充鈉,可解渴又提神。飲水勿牛飲,宜小飲次數多。日正當中,午餐過後,宜適當休息,再繼續行駛,塗防晒油,以防晒傷。
 
冬季郊遊的技術:
  冬季風勁天寒日又短,行程應較夏季短,黃昏之前宜到達目的。因單車運動15分鐘後,會發熱,所以不必著厚衣,加毛衣或風衣即可。同時要注意耳朵、手指、腳指等身體露出部份,注意防凍傷。
 
發現故障的技術:
  行車前的檢查是絕對必要的。將車提昇15cm,然後放手傾聽車身有什麼異聲。如果於行駛途中,發覺有異音,或手腳感覺不同時,一定要停車,檢查及修護,以避免小毛病的擴大。
 
團體行動的技術:
  經驗少、體力差的人先走前面,車間距離要保持一定,平地為4~5公尺,下坡為10~15公尺。前輪勿與別人的後輪相接觸,因為前輪是維持重心的所在,如前輪失去平衡,隨即摔倒。非緊急剎車不可時,必先出聲通知後者知道,以避免追撞。互相出聲警告,有前後來車。
 
不易疲勞的技術:
  正確的姿勢、行駛方式與等速的踏板回轉,是不易疲勞的基本三要因。
a. 參照三點調整法,來調整正確的姿勢。
b. 用變速器、以減低體力的消耗。
c. 配合行駛距離,作適當的休息。
d. 等速行駛是非常重要的,一日70公里的旅程是非常輕鬆的。一般變速車的設計以時速20公里為常用速度。為保持等速的踏板回轉,必須依各種行駛環境而變速。
e. 體力的分配,以上午為30%,下午為50%,其餘20% 則是預備體力。
 
早期發現疲勞徵候的技術:
  疲勞是車禍的前兆,隊友應互相注意,早期發現而給與適當休息。滿臉通紅,行車歪七扭八的,踩踏不規則,一下子快一下子慢或臀部發疼,無法安穩坐於座墊上時,均為疲勞的前兆。
 
防止疲勞的技術:
  為了防止疲勞,不可太勉強的行駛計劃及空腹行駛。若時間不允許休息,將齒數置於最舒適的檔數,齒輪比切勿太輕以避免體重加重於座墊,而引起臀部的疼痛。同時多間食(以甜食為最佳),以持續血糖的補充,迅速能恢復疲勞。
 
防止車禍的技術:
  除一般安全駕駛注意事項外,尚有防止車禍的一般原則;
a. 行駛時不沉思,累了就休息,不逞強。
b. 遵守交通規則。
c. 不突然轉向改道,轉向時先以手勢打信號給後方。
d. 下坡時不逞快。
e. 不期望緊急剎車。
f. 隨身物捆緊。
g. 不焦急趕路。
h. 夜間應穿白色或淡色衣服,使用白襪。
i. 注意前後方的來車(前方注意力40%,後方為60%)。
 
j. 確實認識車輛性能及做好安全檢查。
     
 
單車活動,是百利而只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,就是『行車的安全』!
 
遵守交通規則:
  一般現行的交通規則,因為適用於汽車及機車,所以就是單車騎士非遵守不可的「護身符」。
 
 
行駛中不並肩同行、不蛇行以及保持車間距離(平地2部車、下坡5~7部車)。
 
行駛中要養成「路況的判斷」的習慣。
 
不與汽車機車及行人爭道,不跟隨其後,亦不吊車尾(不攀附)。
隨時注意,前方行駛中的汽機車的突然右轉(尤其計程車會突然靠邊接客),或是停止中汽車之突然開車門或行駛。
前方的行人,尤其是孩童,會突然左轉或跑出來。
絕對不作「反方向」的行車。
推積的沙石、排水溝及坑洞,都是「陷井」。
黃昏或夜間行駛,要有前後燈及反射鏡。
 
行駛中注意力的分配;後方60%,前方40%。
 
轉彎時,務必先「減速」,確實「比手勢」後,再確認後方有無來車,始可轉彎。
 
穿越平交道,「停聽看」而後,穿越時前輪要和鐵軌,保持直角,以防被鐵軌夾著。
 
 
停聽看

直角通過鐵軌
 
停車時:
  要平行於道路,作順向停車。雖然在急轉彎處的風景眺望好,可是要注意,因能見度不良而被撞車。
 
『先剎後剎車』!騎別人的車之前,要確認那一邊是後剎車。
 
剎前剎車的後果
 
不撐傘、不載人、不牽狗、不穿拖靴以及手把不掛吊任何東西(避免夾輪)。
 
 
戴安全帽、手套。
 
 
     
     
 
單車另件名稱
 
 
簡易檢查
 
1. 發現故障毛病的方法:如果單車不正常時,往往都會有雜(異)音的產生。最簡易檢查方法,就是車提高約15cm,然後放手,使車落地,聽其聲音,辨其另件。
2. 單速車的鏈條鬆緊度,上下之差約2cm以內。太鬆易落鏈,太緊踩起來吃力(圖1)。
   
3. 輪胎的氣壓之目視方法;人騎在車上,輪胎的接地面約要5~10cm為佳(圖2)。氣壓不足時,不但踩起來重,而且輪胎易於磨損。

圖1
圖2
 
一級保養
 
1. 保持車身及各部另件的乾淨;定期或騎後時,將附著於車身、變速系統、剎車系統及輪子上面的污物及水份清除之。車體前叉有塗裝的部份,用柔軟布擦拭後,用車臘亮光之。
2. 保持潤滑;清潔後,用較好的潤滑油,沾於鏈條之上,或其它凡有滾動、摩擦的部份(圖3)。
 
圖3
3. 電鍍、白鐵或鋁製品,拭乾後,再用防銹沖或車臘擦拭,但「「輪圈、剎車皮(塊)」」千萬不可沾到油。
4. 腳踏板如有需要拆下的話,要注意左邊及右邊的腳踏板之牙紋,是相反的(圖4),千萬不可以弄錯,否則會把鋁曲柄之牙紋,弄壞掉。
 
圖4
5. 凡有牙部份,拆下保養後,再組配時,記得要先塗油,以保護免於生銹以及可以鎖得更順又緊。
6. 單車的保存,要在不受雨淋又通風的地方。最好在每一次乘騎後,用乾淨的乾布擦拭。
 
     
     
 
初學單車,最難就是一方面雙手要「平衡」,同時雙腳又要踩踏使車子「進行」。
 
以往都是有人在單車後面把持,一方面幫你「平衡」,同時也幫你「推行」。這種傳統的練習方法的缺點,是負責在後面扶持者,疲於奔命。一不小心乘騎者,易於失去平衡而摔倒。既浪費體力又不安全。在本「初學教室」所要介紹的單車的學習方式,是「安全的速成班」:
 
第一步
  選用一台雙腳同時可以觸地的單車(孩童車則要事先取下輔助輪圖(1)),先把左右腳踏板拆下(注意腳踏板的左右牙是不樣的,參照踏板的裝拆圖(4))。人跨車上,原地不動地練習剎車10次以上(先剎後剎車)。

圖一
 
第二步
  人站在車左側,握住把手,叮嚀絕不可以放手。首先推行1~2圈。而後,跨坐在座墊上,用雙腳往後蹬,使車向前直行(圖2),直行當中練習「先剎後剎車」。剎車要領,是練習先用剎車器把「速度慢下」而後停止,而不是「緊急剎車」。

圖二
 
第三步
  順利直行後,再把雙腳抬高,離地時間越久越好。再練習左右轉彎,轉彎之前,記得要先用剎車把速度慢下(剛開始不可以練習急轉彎)。
 
第四步
  待都熟習平衡、控制行車速度及方向後,再把腳踏板裝上,練習踩踏腳踏板(圖3)。

圖三
 

法國伯爵的世界第1部自行車用腳蹬
 
第五步
 

剛學會時,加強練習的地方,要車少人少的道路。千萬切記,不可得意忘形地加速行駛。

 
     

原文出自:功學社KHS單車學校  - 單車學校 - 單車安全

出處及網址連結:

http://www.khsbicycles.com.tw/html/school/safety/safety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mes1106 的頭像
    james1106

    鐵馬株式會社

    james11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